博士生导师

马 勤

2019年08月18日 14:13 点击:次 作者: 来源:

马勤,男,1959年5月出生,甘肃省静宁县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1982年在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并获工学学士学位,随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1991—1998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先后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和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3月)。1998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1997年入选国家原机械部教育司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8年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系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自1982年6月留校任教以来,历任教研室主任,新材料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2001年10月至2005年3月,任校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处处长。2004年3月被聘为材料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共兰州理工大学第一届党委委员,校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总干事,《金属热处理》和《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炉分会委员,中国高教机械工业教指委热处理专业分委会委员等社会学术职务。

多年来,主要从事新型金属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钢铁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及其应用领域,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具有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的60Si2MnA钢用于取代9SiCr和Cr12MoV钢制备六角螺栓切边摸,使其使用寿命由原来的0.5万件/个提高到3-3.5万件/个,达到基体钢的水平;同时,将研究开发的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的合金球墨铸铁成功应用于高压250ML/r型径向柱塞泵转子,使其技术水平与德国同类产品相当,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技术与经济效益,并获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研究领域,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实现了从纤维状到等轴状晶粒的系列变化,其中具有细等轴状晶粒的稀土2090型铝锂合金的超塑性超过500%;在高温结构用金属间化合物的改性与应用研究领域,利用现代非平衡制备技术对MoSi2的机械合金化及其摩擦化学机制以及纳米ZrO2颗粒、SiC颗粒与晶须增韧补强型MoSi2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了MoSi2相变过渡态假说理论和ZrO2颗粒与SiC颗粒和晶须对MoSi2的协同增韧机制,得到了比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近年来,在Fe基、Ni基、Co基、Cu基有序化合物合金特别是三元难熔金属硅化物材料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索引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主要从事材料机械化学、机械热处理、材料非平衡相变以及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