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模范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师德模范> 正文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杜永峰

2024年03月05日 16:45 点击: 作者: 来源:


一、感党恩、立师德、育英才

杜永峰教授从教34年来,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为博硕研究生开设《结构减震控制理论》、《结构随机振动》、《地震工程学》等特色课程,主讲本科生《弹性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等课程。他负责的《结构力学》、《结构优化设计》等课程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先后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2项。

他常说,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师生双方都必须有为国教书、为国学习的情怀。在任教以来,他经常在每一门课开讲时提醒学生不忘咱们国家历史上所受的屈辱,珍惜我们党领导下国家的飞速发展和初步繁荣的大好形势,珍惜为报效国家学习、为报答党恩而工作的机会。他本人身体力行,全身心丰富自己的学识、全心全意关爱学生的全面成长,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

多年来,杜永峰始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并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国际视野,双语教学已经坚持了26年。繁忙的工作之余走访学生宿舍,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他为学生们设计了丰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他们应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2023年暑假前半段和临近 ,杜永峰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组织学校土木学院2020级优秀学员开展学术培训讲座,为学生补上因课时压缩无法讲授的差分法、变分法、有限元和减隔震动力学等对学生未来专业生涯成长有价值的学业内容,也是针对疫情影响,给优秀学院增长信心的一种举措,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杜永峰教授坚持一切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使他成为了众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许多谆谆教诲和励志故事在校园内外广为人知、传为佳话。

杜永峰教授看到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满怀自信踏出校门,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令他体会到了教师这份的职业荣耀,也更加激励他不断把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为国育才事业中。

由杜永峰联络自己的同学、校友发起设立的“建工七七校友奖励基金”,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起步资助课题,26年来从未间断,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和桥梁,而且强化了母校和校友的感情,树立了校友基金的典范。“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爱心企业、国际学术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杜永峰发起成立了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人才基金(简称“双新”基金),用于鼓励国外博士后、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开展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课题研究,为拓展西部高校学子的学术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项基金总金额230余万元,先后有60多位青年教师、5名博士后留学生、近30名博士生、70余名硕士生、160多名本科生获得资助和奖励。两项基金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付出,原本课程讲授的模式,通过基金平台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参加国家级课外创新课题和学科竞赛打下了坚实基础。50多名学生在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中获一、二等奖,3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60余名学生在全国土木工程大学生论坛上发表论文并获奖。分别担任广州塔(小蛮腰)这个世界著名工程抗风抗震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的刘彦辉、李万润两名优秀青年教师,就是受益该项基金的典型代表。

“双新”基金还先后资助土耳其、罗马尼亚、美国和香港理工大学的优秀海外青年学者,作为海外博士后访问学者与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推进了学校国际化进程。

二、重创新、技术报国

在科学研究方面,杜永峰为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激励-控制异点强迫振动系统建立了一种数学和力学概念更为严密的控制算法,开创了结构随机屈曲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获得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本人主持其中的7项。团队还申请到博士点3项和博士后基金5项,住建部抗震新技术专项和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各1项。与其它团队合作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1项、参编国家标准5部,主持编制地方标准6部、图集1部。先后承担100余项纵、横向科研课题。

杜永峰曾五次赴美国、七次赴日本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瑞士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和合作研究。100余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90余次在重要学术会议上担任分会主席。

他利用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地震灾害样本,带领团队从中收集信息,解决串联隔震、超长结构隔震、平面不规则隔震等特殊隔震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为甘肃省等西部省份推广应用隔震结构单体建筑1500余栋提供技术支撑。他参与审查或主持设计的多栋隔震建筑先后经受了汶川地震和岷县地震的考验,不但显示我省工程技术人员防震减灾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也为国内外隔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范本。杜永峰教授带领团队为四川、陕西、宁夏、云南、青海及我省等西部省区开展隔震专项技术培训,也为厦门、海南等沿海地区的超长复杂隔震结构开展技术服务,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做到了把论文写到了祖国土地上,也使甘肃走到了全国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前列。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他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指导的团队成员另外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承担复杂隔震应用指南编写等方面的国家任务,并作为西北地区的唯一代表,参与国家新抗震规范隔震、耗能减震章节及弹性滑板隔震支座规程等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在各种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8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收录。正式出版专著六部,其中《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成为全国隔震减震设计、施工中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教材。先后指导6名博士后和博士后留学生,指导近30名博士研究生和140多名硕士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

杜永峰不但自己勤奋上进、敬业奉献,而且时时处处为团队青年师资成长给予满腔热情的帮助,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为学生成长提供机会。他培养的青年教师中,有7名成长为教授,1人被评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二层次、两人获得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创新创业等省级专项教学名师2人。一大批行业精英和业务骨干脱颖而出,曾获得中国地震工程“刘恢先基金奖”的博士生刘彦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勇担当、挑重任、身体力行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考验共产党员的担当。多年来,杜永峰一直从事的建筑抗震隔震研究。面对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强烈地震,他带领研究团队把科学减灾作为自己报效国家的信念和责任,为我国几次大地震的抗震防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岷县地震、鲁甸地震、夏河地震、玛多地震、漾濞地震和泸定地震发生后,杜永峰作为应急评估专家或核灾专家,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和道路阻断危险,为公共建筑的结构安全进行应急诊断,为地方政府科学抗震救灾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杜永峰作为骨干成员的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团队”入围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就是对他立德树人、敬业奉献的最好褒奖。在民有难、国有忧的时候,杜永峰和他的团队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勇敢担负起肩负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形象,赢得了各界的赞誉,2021年,他当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是业界对他业务水平的认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