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兰州理工大学历史上第一项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时的第一批项目。
翻开百年工大的历史画卷,一代代工大人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了学校的建设兴盛,孜孜求索,矢志奋斗,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
这份1986年的“液压大系统模拟的性能参数数学模型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疑是一份珍贵的代表。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0余年来,科学基金不断探索科技管理改革,创新资助管理机制,完善同行评议体系,提升资助管理水平,涌现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
1983年至1986年,甘肃工业大学机械二系液压教研室许仰曾老师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他的导师有一个中国学生研究团队,基于当时国内液压仿真建模都非常复杂,只有研究生能看懂的情况,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关课题,研发出一套普通工程师也能一学就会的液压建模方法。在做到动态开发的时候,团队遇到了瓶颈,一时无法攻克。1986年回国后,许仰曾将自己在美国的一些初步想法,认真思考,仔细爬梳,于当年5月撰写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并在12月顺利获批,批准号5860185,资助金额2.5万元。
这是兰州理工大学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国家基金委成立后的首批资助项目,为学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拉开了序幕。
翻开当年手写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有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校领导的审查意见。时任兰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曹鹍在审查意见中写道:本项目是当前液压传动与气压学科中的前沿性工作,对我国七五规划中液压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发展前景。
从1987年开始,许仰曾带领学校液压、数学、制图等教研室的部分师生,一起做了大量实验,历时3年,经过和浙江大学的德国DSH软件相比对,证明了项目的可行性。最终,他们完成的“液压大系统模块建模法”当时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1986年至今,兰州理工大学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4项,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兰州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多年名列省属院校第一。
科学是持之以恒的伟大事业,一辈又一辈的兰理人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同心奋斗,为祖国的科技创新贡献着工大力量。
许仰曾简介
许仰曾,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2年至1965年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任助教,1965年至1993年先后任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动力工程系主任,液压气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3年后,任上海液压成套公司与上海液压气动总公司总工等职;1997年后任美国Vickers液压 (上海) 有限公司大中国总部、美国Eaton Vickers液压 (上海) 有限公司技术、培训、质量经理等职;2002年创建上海豪高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董事长。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二届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委员与液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气动与密封》杂志编委会委员,Sauer-Danfoss行走液压 (上海) 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美国ASME与SAE会员等社会职务。1997-2018期间,担任兰州理工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名誉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至今依然活跃于推动中国数字液压、智能液压的发展,积极为我校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专业发展建言献策、做贡献。2019年,许仰曾所著《液压工业4.0—液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一书即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