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从大洋彼岸传来的一个好消息让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师生振奋不已: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2015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中,我校首次组织的7个参赛队伍在本次比赛中获得Honorable Mention(国际二等奖)三项,Successful Participant(成功参赛奖)四项。这是我校学生参加国际比赛首次获奖。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数学建模领域内的国际性权威赛事,目前该项赛事已经成为最著名的国际大学生竞赛之一。自1985年以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功举办31届,大赛每年吸引了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优秀学生参与奖项角逐。该赛事的特等奖只有大约20个名额,一等奖名额大约是参赛队伍的10%,二等奖名额大约是参赛队伍的30%。据统计,今年全世界约有7600多支队伍参赛。
组织培训和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是我校数学建模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是理学院于2006年成立的项目,面向全校学生,以提高大学生数学水平、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培训、竞赛和科研,为学生创作“跨学科、创新型、研究型”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将基地成员培养成数学基础扎实、计算机水平高、协作能力强,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翻看基地的历次参赛成绩和培训过程,会发现这次获得国际性奖项并非偶然,而是老师和同学们用“疯狂”的训练换来的,更准确的说,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好成绩是必然的。
改变:注入活力 创新方法
据理学院院长霍海峰介绍,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于1992年成立,竞赛的内容、宗旨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类似。我校从该赛事成立时每一年都参加,1999年获得首个国家奖项。2001年以来,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10项,甘肃省特等奖16项、甘肃省一等奖28项、甘肃省二等奖34项。不过,最近几年,竞赛成绩不如人意,没有取得进展,霍院长表示“甚至不如一些职业技术学院”。
这种局面在2014年改变了,当年的比赛中,一共17支队伍获奖,国家一等奖1个,国家二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6个,省级二等奖5个。这是基地自参加全国比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这是因为,在2014年参加全国比赛之前,基地对指导教师队伍和培训方式做了较大改变。
基地的指导老师绝大部分为理学院的教师,有从教十几年、常年坚持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也有刚刚入职不久的新生代教师。2014年选拔的指导教师中年轻教师占多数。“老”教师教学功底扎实、经验丰富,新教师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新老结合,创新了教学方式方法,共同带动了基地的发展。
本次美赛获得Honorable Mention的指导老师玄海燕、汪训洋,就是理学院的“老”教师。玄海燕老师从1996年起在学院任课,自1998年起基本每年都担任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老师,去年她与杨娜娜老师共同指导的参赛队获得了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汪训洋老师从2006年起担任指导老师,每年都参加比赛,去年指导的参赛队伍获得了甘肃省二等奖。另外一组获得二等奖参赛队的指导教师杨帆是理学院的“年轻”教师,他从2009年开始指导参赛队,他认为“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很有用。”去年全国比赛中,他指导的队伍获得了国家二等奖。常杰从1999年工作起一直担任指导老师,他指导的团队曾经获得过国家二等奖,去年指导的参赛队伍获得了甘肃省一等奖。他认为:“数学建模是最能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只要你参加过一次数学竞赛比赛,以后你再上数学类课程就不会瞌睡了。”
基地中还有不少年轻老师在去年的全国竞赛中崭露头角。基地负责人孟新友老师去年指导的队伍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他自本科毕业留校后一直担任一线教师,从没间断。他认为,“数学是工科专业的支柱课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他在给大一新生上课时就注意引导他们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为在他们大二、大三选拔参赛队员做准备。
常小凯老师2011年入职,也是目前理学院最年轻的的教师之一,2012年首次带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没能获奖。经过两年的努力,去年指导的团队获得了国家二等奖。他与孟新友老师的观点一致,“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数学是进行一切深入研究的基础”。
杨琳老师是理学院教数学课程的女教师,她曾获得过2014年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并获得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去年第一次带队,而之前是跟着其他指导老师当助理。她说,“我跟着其他老师学习了2年,获得了很多经验,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理学院年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上学期担任学校数学建模协会会长的信息与计算专业大三学生尹自康就表示,“常老师、孟老师讲课很有激情,很多学生听说有他们的课,就会主动去听。”能动学院大三学生董琪琪是杨琳老师指导的学生,她说,“杨老师人很好呢,平易近人,从来没有人逃她的课。大家都很喜欢她。”
青年教师的加入给基地注入了活力,同时数学建模基地从去年起改变了培训方式。从全国竞赛报名前几个月,基地就组织学生每周末培训,结合案例讲授数学建模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霍院长介绍,往年是给各位指导老师分配学生,2014改为教师自主选拔学生。以基地为依托,先选定指导老师,由老师亲自挑选学生,组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然有磨合,如果能够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团队和指导老师就继续搭配,否则,老师和学生就可以另外选择。这种指导方式给了老师和学生灵活的选择权,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促进了师生的相互交流,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参赛队伍的质量。
此次美赛获得二等奖的刘桥在参加去年全国比赛时选择了杨帆老师,“当时听说杨老师很认真,又有耐心,就选了他。杨老师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美国比赛,我和队员还是选了他。”和刘桥同组的于鸿翔说,“我们最初和老师磨合了很久,因为要相互了解,还要适应老师的方法和节奏,不过后来我们都交流的很顺畅。”
培训期间,所有参赛队伍集中在一起以讨论班的形式培训,每个组要在不参考其他论文的情况下做出指定题目,并轮流上台讲解,老师再提出问题、队员自行修改,并和其它组做对比。课下,队员再和自己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这种强化训练方式针对性强,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并且营造了比赛氛围,加强了学生的自觉主动性。
专注:精耕细作 力求质量
今年是基地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经验,尤其是需要全英文作答,因此参赛队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英文水平。因为没有更多资料,老师们只能从历年真题入手。数学建模比赛的题目通常都比较长,光是读题就要花去很多时间。学生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当中会遇到大量专业词汇,就要停下来查阅。读懂题目只是第一步,做出了模型之后,还要用英文写作论文。指导老师的英文水平相对较好,在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给队员们很大的帮助。玄海燕老师就专门给学生找了很多科技类英文文章做专项训练。参赛同学都表示,经过强化训练,英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美赛的题目也很有特色,今年的比赛题目共有4道候选题,其中一道是马航MH370失事事件,要求设计避免事故发生的路线,还有一道是关于埃博拉病毒疫情,要求在疫区计算药品的合理分配。“题目紧跟热点、焦点,这种开放的出题方式是我们在参加全国比赛时没有遇到的。”孟新友老师感慨地说。
由于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基地所有师生都非常重视。在差不多1个月的系统培训中,大家卯足了劲扎扎实实做题,假期几乎没有休息,老师们也放弃休息时间,陪着同学们一起奋战。玄海燕老师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我的压力也很大。但是同学们很优秀,我陪着他们一起努力。”于鸿翔“抱怨”地说,“杨帆老师很认真,经常是队员都困得不行了,他还在研究题目。”
培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主要是给同学们解答问题,引导大家的思路。杨帆老师表示,在指导过程中其实“很轻松”,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要求,鼓励他们自己完成,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他们一起讨论,找出答案。然而,与队员交流讨论前,所有指导老师也都要认真阅读文献、查阅大量资料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指导老师的作用绝不只是这一个方面。董琪琪说,去年培训期间,杨娜娜老师正怀孕,但她每天都陪着队员一起训练,有时候晚上十点还没回家。计通学院大三的李丹阳也表示,去年参加比赛时,他们的指导老师晏燕,整天都陪着大家,吃饭也在一起,她说:“老师给我们的精神支持非常重要。”
数学建模竞赛是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因此组员之间的分工和配合相当重要。指导老师不仅要在解题方面给学生指导,更主要的是“带好队伍”。杨帆老师说:“学生意见不合甚至吵了起来,我就要帮助协调。但是我认为,争吵说明大家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最后,学生会去思考,相互理解和妥协,团队反而更加和谐了。”玄海燕老师说:“当成员发生争执时,必须要及时的作思想工作,作为老师要顾全大局,努力给团队营造和谐的氛围。”
今年基地第一次参加美赛,学院相当重视,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给每个参赛队还多配备了一名助理指导老师。霍院长介绍说,两名老师可以给队员更好的指导,老师之间也可以以老带新,更好的为以后的比赛做准备。助理指导老师也同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默默为基地的发展贡献力量。常小凯是本次美赛的助理指导老师,虽然他在寒假胳膊做了手术,但是还没有拆线就从西区到本部,和队员一起培训和比赛,他的行为鼓舞了所有的参赛队员。
合作:团队精神 建立自信
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参赛学生主要来自学校数学建模协会,协会面向学校所有本科生,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加入。霍海峰院长表示,数学建模协会近两年来报名人数有很大增长,“以往学院都是给学生打电话,要求大家参赛,近来学生都主动要求加入协会,要求参加比赛。”尹自康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奖项有很多好处,考研或者找工作均可以给自己增加筹码。”协会今年有300多人报名,大部分学院都有加入协会的同学,甚至还有经管学院。尹自康开玩笑说:“全校所有学习好、能力强的同学基本上都加入了协会。”语气里满是自豪。
获得比赛奖项能得到实际性的好处是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的一个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比赛本身的吸引力。参赛的同学认为,数学建模竞赛注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逻辑能力,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不少同学在参加今年的美赛之前都在全国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班的于鸿翔去年获得了全国竞赛的省级二等奖,“我觉得这个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报名了今年的美赛,对我也是一种挑战。”尹自康团队三人在去年获得了国家二等奖,今年仍然是他们三个人出征美赛,获得了好成绩。
不过,不是每个人在参赛的路上都这么顺利,材料学院的肖清去年参加了全国竞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获奖,失望的他本不想参加美赛。不过后来经不住尹自康的反复“游说”,又想着可以借机提高英语水平,就参加了。没想到,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参加过比赛的同学都表示比赛过程本身就是对自身毅力、能力的锻炼。全国比赛的时间是72小时,美国竞赛是4天,参赛者必须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完成题目。到了后面两天,所有队员几乎都不眠不休,精神高度紧张。尤其是美赛中录入论文时,要全部翻译成英文,会花掉很多时间,稍微有一点松懈或者犹豫,就可能答不完题目。电信学院的董建平说,“坚持了72小时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厉害,我做到了原本不敢想的事情。”材料学院的董邵飞在参加去年全国比赛时身患感冒,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培训过程紧张、枯燥,需要个人有很强的毅力。不过在比赛中,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团队合作,同学们对此都深有感触。
尹自康一组三人配合相当默契,读题选题、建立模型、查询资料、录入论文,一起参与讨论并各有侧重,遇到问题时冷静应对,最终获得好成绩。团队成员相处需要包容和耐心,如果有一个成员动摇,就会影响其他人。于鸿翔说,在美赛临近前几天,团队的一个成员因为一些原因执意要回家,“当时我们都非常沮丧,如果一个成员退出,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放弃。尽心尽力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结果就失败了。”好在后来在她的努力下,队员还是坚持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肖清作为队长,需要协调各个组员的意见和建议。他说,“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要注意安抚队员的情绪。而且在比赛中,时间非常紧张,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他对团队很有信心,“我们合作很不错,如果意见不合也不会冲突,而是坐下来慢慢商量。”和肖清同组的李斌强表示:“我主要是负责模型建立与论文书写,可当我将整个模型思路都清晰的建立起来之后,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求解计算的成员不一定能完完全全的按照你的意思解出模型。这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团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宽慰其他队员,不能太自私,影响团队凝聚力,毕竟我们是一个team 。”
当然,争执甚至争吵在团队中是很常见的。土木学院的戴元贵去年在杨帆的指导下获得国家二等奖,他在培训时因为与其中一个队员意见不合,一度吵得很厉害,“不过我们都很清楚,要达到共同的目标,所以最终还是握手言和。” 经过比赛,他转变了对队员的看法,“我很佩服我的队友,有冲劲,有干劲。比赛后我们三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数学建模竞赛把原本不认识的人拉在了一起,从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承担责任。于鸿翔说,“这种并肩做战的感觉非常难忘,我很珍惜这种缘分,我从竞赛中学到了许多。”
潜能:学霸汇集 发展基地
数学建模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和培养对数学感兴趣等人才,不过,如果你以为基地的同学们只是为了参加竞赛而来,那可就错了。基地的学生兴趣广泛、成绩优秀,堪称是各学院学霸的聚集地。
与尹自康同组的谢冉冉,是电信学院名符其实的学霸。这个腼腆的女孩儿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大一、大二学年平均成绩90分以上,连续两年全年级专业第一,获得过国家奖学金,还参加了各类全国性大学生竞赛并获得好成绩。在大二时候,她完成了一项科创项目,还担任过数学建模协会编辑部部长。在比赛中,她在建立模型、推理引导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能动学院的谈梦桃上学期是数学建模协会的副会长,这个很会说话的女生人缘很好,尹自康称赞她办事能力很强,一些比较棘手的事务都是她来处理的。
能动学院的杨春林,上学期任协会副会长,能动院年级第一。理学院的李宏译,上学期任协会部长,连续三年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第一,曾经主持并完成一项国家创新项目。材料学院肖清上学期任协会宣传部部长,石化学院于鸿翔也是学院前三名。机电学院刘桥,已取得保研资格。
尹自康说,协会的同学都很团结,带头参与活动,大家对数学建模的热情越来越高,基地的发展也更好了。
很多学生平时都参加各种比赛、活动,课余生活丰富、充实,他们和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只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参加了比赛后,他们会更加自信、独立。
参加美赛但没有获奖的同学表示,没有获奖的原因是经验太少、知识较欠缺,对英文表达方式也不是很了解,不擅长与指导老师沟通等。但也得到了很多收获,增长的能力和见识别人也是抢不走的。
4月16日,学校下发了文件,表彰数学建模科技创新基取得的成绩,并奖励三万元。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学建模科创基地会获得更好的成绩,继续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为提高我校办学水平,迈向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大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