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委组织部2004年引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三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美国UNLV访问学者、甘肃省首批“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金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凭借勤奋踏实、善于创造,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已经成为了兰州理工大学教师的榜样和标杆,也必将成为甘肃学者的榜样和标杆,他们团队研发的国际领先的生物质与太阳能互补的多联产系统已在我省尾菜处理利用、农村清洁取暖、农村卫生厕所革命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对巩固农村精准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爱撒三尺讲台:培养有道德的创新性人才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李金平博士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坚持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效寻求帮助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的“五有”一流人才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到了“五有”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本科生《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讲授上,李金平博士不仅尝试使用双语教学、实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同学们分享,教导大家做一个勤奋学习、认真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人。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多名同学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活动,并取得了多项奖励。他的课程得到了同学和许多老师的一直好评。2010年,《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也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李金平博士始终坚持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以致用”,通过“理论+实验”手段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近十七来来,李金平博士带领团队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兰州理工大学校内实验室和魏岭乡绿化村实验基地,不仅让研究生有实验可作,而且要求大部分研究生从基础实验做到中试实验,争取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先进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已经显现成效。在李金平博士培养的近80名硕士毕业生中,三分之一以上获得过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三分之一以上考上了中科院下属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生,工作的很多研究生都成长为了单位的青年骨干,有些毕业生已经和李金平博士一起参评国家与省上的各类项目和奖励。思想品德好、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毕业生为兰州理工大学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孔雀西北飞:志在科技改善民生
2004年11月,李金平同志从上海交通大学提前博士毕业,在多次婉拒了导师提供的待遇丰厚的就业机会后,毅然决定来经济待发达的甘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老师、同学和亲戚朋友的不解,甚至是责问。然而,他坚信:大西北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空间广阔,自己一定可以在此展翅高飞,为社会造福。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刚到兰州理工大学时,他发现学校在太阳能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穷二白,没有相关的研究团队,缺少科研经费支持,甚至连相关知识背景的合作者都找不到。残酷现实是一块很好的磨刀石。2005年初,李金平博士联络了两个青年教师组建了兰州理工大学太阳能与气体水合物研究中心学科团队,选定太阳能恒温沼气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申报从一千元到上万元的科研项目,自己掏钱到各个地州市寻求项目。这段时间,他遭遇了不少冷落和挫折,但凭借着勤奋刻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李金平博士很快展露了锋芒。2005年,他获得了第一个2万元的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获得兰州理工大学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我校独立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高效规模供热关键技术”;2010年,他牵头申报了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科技部整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资助;2011年,他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陇星集团等单位申报了国家“十二五”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顺利进入国家备选项目库;2012年,他牵头申报国家863计划课题又一次成功立项,在国家经费收缩的情况下仍然于2014年成功启动;……。
在多个项目持续资助下,李金平博士带领团队坚持不懈地沿着既定研究方向前进,一直坚持“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是研究的终极目标。经过了两年的试制,2007年他们研发的6m3的太阳能恒温沼气池已经实现了全年连续稳定生产生活热水和沼气的功能,其水平实际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昂贵的价格和很多尚需完善的设计始终让他们如鲠在喉。在后来的四年时间里,他们从制造材料、原料配比、系统结构以及与农村建筑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改进。2011年他们研发成功的2.2m3的户用模块化太阳能温控式恒温沼气池供能系统已经在皋兰、东乡、景泰等地方的15个农户家示范,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新系统生产生活热水和沼气量与07年的系统基本一样,但成本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农民基本上两年就可以回收成本;新系统更容易与农村建筑一体化建设;新系统很适合批量化的工业生产;新系统将变革性地改变农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等。2012年初,经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甘肃省定西市能源站等单位多位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鉴定:“太阳能恒温沼气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产业化生产和大面积示范推广。2012年至2015年间,李金平博士率领团队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坪乡九图村推广应用太阳能恒温沼气池120套,通过太阳能控温沼气池,既克服了冬季环境温度低导致沼气池不产沼气的问题,又满足了农民一年四季生活热水和沼气的能源需求。
科技改善民生的脚步是永不停歇的。在推广应用太阳能恒温沼气池技术的过程中,细心的李金平博士发现:太阳能恒温沼气池需要使用循环水泵,有部分农户外出打工的时候就把电断了,导致冬季时水管和水泵冻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金平博士团队开发了热电沼气联供系统,系统中引入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的电不仅满足水泵的循环用电,也满足农户日常的照明用电。该系统不仅利用农牧废弃物和太阳能全面满足了用户一年四季生活热水、沼气、冬季采暖等方面的能源需求,而且可以无人值守、自动“孤岛”运行,创造了能源、资源与环境协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李金平博士团队已经研发出了分别满足单户、村镇、甚至小城镇的热电沼气联供系统,已在甘肃省古浪县、民勤县、临潭县、景泰县、合作市示范户用热电沼气联供系统9套,在兰州和北京示范村镇热电沼气联供系统2套,未来他们将分别针对温室大棚、农户、村镇、小城镇等不同使用场合制订标准和使用规范,加大产业化步伐。
众人划桨开大船:打造创新性团队
凭借着勤奋踏实、善于创造,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李金平博士很快取得了骄人成绩。近十七来来,他培养80余名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10余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和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各1项。他的成绩也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和赞扬。2006年,他入选中组部第三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修一年。2008年,他被推荐并获得第15届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同年获得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他入选了省委组织部的“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获得了“兰州理工大学2007-200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破格晋升成了博士生导师,成了兰州理工大学最年轻的博导。2011年,他入选了首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并被甘肃省委组织部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追加经费资助,还被选为优秀代表在“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总结会议上发言。2012年,他获得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并获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2014年,他被评为甘肃省首批“飞天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获甘肃青年科技奖,2021年被评为2020年度生物质能源&有机固废技术创新领军人物,……。
无数的荣誉并没有让李金平博士沾沾自喜。作为兰州理工大学太阳能与气体水合物研究中心团队的创始人和负责人,李金平博士始终认为:个人取得的成绩不过是小成绩,打造创新性团队才能创造大成果,改善民生,造福社会。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为打造国家级创新团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通过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申报项目等工作,不仅奠定了学科基础,而且迅速培养了多名骨干教师,使团队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建成团队网站,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访问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相关研究机构,扩大团队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主动参与并成功获得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完善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经过多年的积累,李金平博士率领团队先后入选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人才扶持计划”创新团队、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团队、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方向团队等计划,先后获批建设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四个省部级平台。2021年,李金平博士牵头团队被甘肃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团队正在筹建乡村能源与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总之,李金平博士积极营造了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将兰州理工大学在先进可再生能源系统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提升到了国际前沿水平,为打造国家级创新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李金平博士是一名勤奋踏实、善于创造、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优秀青年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也是一名高瞻远瞩的团队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更是一名很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共产党员和青年才俊。他已经成为了兰州理工大学教师的榜样和标杆,也必将成为甘肃教师的榜样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