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理工大学

资讯
要闻 科研
媒体 校园
视觉
图集 影像
平台
英文网 红柳网 兰州理工大学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首页> 历史篇> 正文   
【抗战征文】伟大的民族胜利,永远的长征精神——参观会宁会师纪念馆有感

作者:杨林海   来源:石化学院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5-09-0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用这首七言律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的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6个字,包含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时光荏苒,仿佛昨日还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今天已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70年有多久,70年可以将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70年可以让一个翩翩少年成为一个耄耋老人,70年让中国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追思70年前的日子,是所有中国人民都不愿提及的一段苦难,然而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篡改,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必将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为永恒。
2015年7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队老师的我带领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伟大长征的会合点,与长征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红色圣地——会宁。8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这里胜利会师,从此,会宁这个普通的山城与伟大的长征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踏进这片饱含历史沧桑的土地,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站在空旷的广场上,仰望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巍巍会师塔,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历史画面在脑海浮现。我们来到这里追溯一段历史,来追忆万里长征,来瞻仰烈士遗物,来缅怀革命先烈,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的中央红军主力,决心一定要突破重围,北上抗日的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随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也相继离开根据地,踏上长征的路程,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旷世罕见的战略大转移,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艰苦岁月,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在粉碎了敌人无数次围追堵截之后,终于胜利在会宁会师,开创中国革命新天地,创造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1986年,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修建了会师塔,象征会师的红军三大主力团结无间,所向无敌,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正是有千千万万知名和不知名的英烈用他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铺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坦途,才有了中国今天的安宁。如今,会师纪念塔和会师楼都成了会宁县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就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合金”,拨动沉重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歌,是一支摄魂的曲。回顾70年前,中国人民以牺牲3500万人口的巨大代价取得抗战胜利,取得民族独立,八年的抗战是一个地狱的深渊,是一段苦难的岁月,是一段痛苦的回忆,生活在今天和平、幸福年代的我,站在这片热土上,站在这个神圣的地方,回望长征,回望抗战,回望新中国的风雨历程,不禁感慨万千,淆然泪下。
聆听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解、瞻仰着一件件烈士的遗物,不觉中我已身处会师纪念馆中,纪念馆墙上一幅小红军的水彩画像牵动了我的目光。头戴缀着红星的八角帽,身背着一支钢枪,一抹纯真的微笑写在脸上。讲解员告诉我们,没有人知道这位小红军的名字,只知道他是四川人,是朱总司令的小老乡,三军会师的那个日子,他正在会宁街头张贴标语,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突然来袭,就在大家纷纷躲避的时候,当地老乡一个叫魏煜的三岁小孩还在街上玩耍,这位小红军奋不顾身的扑在孩子身上。当炮弹爆炸,硝烟散去,人们发现,孩子只被炸伤三根手指,而小红军却已浑身浴血,脸上流露着永远的微笑和安详。魏煜家人感念红军救命之恩,将小红军葬在自家祖坟地,魏煜后来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继征、续征、长征,寓意“继续长征”……讲解员深情的讲述使我眼里已闪着泪光,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让我深刻的认识了红军这个称谓的全部内涵。
我时时在心里叩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工农红军克服艰难困苦、视死如归、徒步跋涉二万五千里?在此次的实践活动中亲耳听到了答案,一位老人这样告诉我:红军带给会宁的财富是丰厚的,它不是钱财,是精神,是一种催人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我顿时领悟到,是啊,支持红军完成这伟大创举的动力不就是长征精神吗,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这不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吗?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支撑起了中华民族在一次次苦难、一回回屈辱中奋起抗争,永不言败。这种精神汇聚力量,这种精神激励人民,这种精神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离开会宁,我的眼前,会师门、三军会师楼、小红军的画像,历史,现实,不断交替出现着,再次眺望陇东厚实但却有几分苍凉的山川,伟大的长征精神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开花,会宁人民用自己的行动继承和践行长征精神,努力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更是创造了教育上的奇迹,成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高考状元县。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长征的胜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纪念长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我们可以满怀豪情地说,红军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变为现实,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并将继续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让我们在新长征的征途上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

【字体:
上一篇:【抗战征文】是您!是你们!是大家!... 下一篇:【抗战征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
[回到顶部][回到首页][打印本页]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新导读
大家爱看
视觉推荐
影像精选

资讯:要闻科研媒体校园视觉:图集影像

平台 :英文网红柳网兰州理工大学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86-0931 )-2973715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 86-0931 )-2973715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陇ICP备150027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