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源于1985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系。1997年,设经济法本科专业(后统一为法学本科专业),成立法学教研室。2004年,社会科学系更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立法学系。2012年,增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成立知识产权系。2014年,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名为法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近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8人,高级职称及博士(含在读)教师占比近八成;学缘结构比较合理,获得学位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知名或专业政法院校。1人被确定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多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人兼任本学科全国性及省级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等,2人获批甘肃省第一批省级法律咨询专家(含首席省级法律咨询专家1人),90%的教师拥有法律实务经验。

学院现有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近500人。法学专业为学校红柳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多年来,已累积培养法学类专业本科生近2000名,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涌现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吴洪淇等一批知名校友。

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校研究生近150人。多年来,本学科依托我校理工科优势背景,秉持“特色学科引领,传统学科紧跟”的发展理念,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法学理论等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培养模式近20年。有校级法学专业教学团队2个,校级、省级一流课程及示范课程6门次。建有设施设备一流的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训练平台(含模拟科技法庭、知识产权实验室、法律诊所实验室),设备总值超过300万元;建有1间可容纳400多人、设施较为先进的模拟法庭。在省内司法系统、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兰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武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及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建有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强化职业意识提供了充分保障。

学院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学生代表队曾获得全省高校法律辩论赛第2名、全省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中第4名等成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百余项;多项成果入围甘肃省“挑战杯”大赛、获得“互联网+”大赛铜奖。学生考研上线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

学院坚持特色发展理念,依托学科基层组织和重要科研平台,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建有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甘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建设的“甘肃高校新型智库”“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与科学研究基地”等科研重要平台;设有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民商法(含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法学理论研究所等学科基层组织。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3项、中国法学会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软科学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400万元,专任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近3万元。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等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

学院学术氛围活跃,常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主讲“红柳法学大讲堂”“红柳法律职业讲堂”。重视学术交流,每年派20人次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或学习交流。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法治系列品牌活动,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定期举行“中国法庭在高校”活动,把真实案件庭审现场引入校园,服务本专业及全校学生的法律思维训练、法律意识养成;定期举办以3•15法律咨询、模拟审判公演、法律知识竞赛、“宪法宣传周”、“红柳骄子”大学生辩论赛等为载体的“与法同行”系列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学院积极引入社会办学力量,先后设立“杰隆律师奖学金”(甘肃杰隆律师事务所设立)等多项社会奖学金,激励、支持大学生成长成才。



Baidu
map